在消費需求多元化與市場競爭白熱化的雙重壓力下,傳統企業與品牌正加速從“流量爭奪”轉向“IP價值深耕”。2025年,IP運營不再局限于營銷工具,而是成為企業重構用戶關系、激活產業鏈動能的戰略核心。本文結合行業標桿案例與前沿趨勢,提煉出傳統企業IP轉型的五大新方法與可執行關鍵點。
一、文化基因激活:從“品牌故事”到“情感共鳴”
挖掘文化符號,打造差異化IP價值
企業需從自身歷史、地域文化或行業特性中提煉核心符號,如故宮文創將千年歷史融入現代設計,形成“文化+實用”的IP衍生矩陣。傳統餐飲品牌可結合非遺技藝開發IP主題體驗店,通過工藝展示與互動課程增強用戶情感粘性。
價值輸出與用戶共創
通用戶參與式內容(如故事征集、產品共創)強化品牌認同感。例如,奧迪聯合騰訊視頻發起車主故事征集活動,收集用戶真實經歷并轉化為品牌內容資產,覆蓋騎行、露營等多元圈層。
執行關鍵點:
建立“文化符號庫”,篩選與企業調性契合的文化元素;
發起“用戶共創計”,通過社交媒體征集UGC內容并給予獎勵。
二、全域生態聯動:從“單點曝光”到“全鏈滲透”
線上線場景融合
品牌需打破媒介邊界,構建“IP內容-消費場景-用戶行為”的閉環。例如,純甄酸奶與《慶余年2》合作時,線上植入劇情反轉廣告,線下打造“酸奶鋪”快閃店,結合粉絲見面會實現從觀劇到消費的無縫銜接。
B端與C端協同賦能
針對經銷商信心不足的痛點,通過IP活動增強產業鏈信心。蒙牛純甄將《慶余年2》線下巡映門票贈予經銷商,通過IP熱度直觀傳遞市場信心,刺激終端銷售積極性。
執行關鍵點:
設計“IP+城市”線下活動,覆蓋核心銷售區域;
為經銷商提供IP素材包(如朋友圈文案、海報模板),降低其營銷成本。
三、產品IP化:從“功能賣點”到“情感溢價”
IP聯名驅動新品破局
傳統企業可借助IP拓展新客群。如Realme手機與國漫《完美世界》合作,推出“云曦”定制款,成功打入女性游戲市場,首發即售罄4。食品品牌可聯合熱門影視IP推出限量口味,如美團聯名王家衛《繁花》打造“寶總同款套餐”,賦予消費場景儀式感46。
衍生品開發與長效變現。
開發兼具實用性與收藏價值的IP衍生品。參考泡泡瑪特盲盒模式,傳統制造業可推出“非遺工藝盲盒”,內含手作體驗工具與文化故事卡,吸引年輕消費者。
執行關鍵點:
建立“IP聯名優選庫”,篩選與品牌目標客群重疊度高的IP;
采用“預售+限量”模式降低庫存風險,同步收集用戶反饋。
四、企業家IP:從“品牌代言”到“信任資產”
真實人格塑造,強化用戶共情
企業家需摒棄“精英人設”,展現真實生活與業務思考。如周鴻祎公開學車計劃并關聯汽車行業觀察,以“不完美但真誠”的形象拉近用戶距離78。
業務深度綁定,避免流量泡沫
IP內容需與企業戰略緊密關聯。雷軍通過“廠長直播”展示小米汽車生產線,將個人IP熱度轉化為產品信任度,推動小米SU7交付量破10萬輛。
執行關鍵點:
制定“IP內容日歷”,圍繞產品節點發布主題短視頻;
建立輿情監測機制,避免個人言論與品牌價值觀沖突。
五、技術賦能:從“人工運營”到“智能共創”
AI驅動內容生產與用戶洞察
利用AI工具生成IP衍生內容(如虛擬形象短視頻、個性化文案),參考搜狐簡單AI的多模態創作能力,降低創意成本。同時,通過數據分析精準定位IP受眾偏好,優化投放策略。
虛擬IP與元宇宙場景融合
傳統品牌可開發虛擬代言人,如白酒企業打造“數字釀酒師”,通過元宇宙直播講解釀造工藝,吸引Z世代關注。
執行關鍵點:
引入AI創作工具,建立“IP內容素材池”;
探索虛擬IP在電商直播、客服場景的應用。
2025年,傳統企業的IP運營已進入“深度價值挖掘”階段。唯有將文化基因、全域生態、技術創新深度融合,才能實現從短期流量到長效品牌資產的跨越。正如行業觀察者所言:“IP的本質是用戶關系的重構——它不僅是營銷工具,更是企業抵御市場不確定性的護城河。”未來,那些敢于打破邊界、以用戶為中心構建IP生態的企業,將在新一輪商業競爭中占據制高點。